Search

【你也在假裝是個情緒穩定的大人嗎?】#贈書

假設,你今天被老闆臭罵一頓,回到家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你也在假裝是個情緒穩定的大人嗎?】#贈書

假設,你今天被老闆臭罵一頓,回到家後聽見伴侶關心:「你看起來好像不太開心,怎麼啦?」

哪一句比較像是你的回應?


A:今天被老闆噹,就有點不爽吧。
B:今天被老闆噹,我覺得很生氣,也有點委屈,覺得胸口悶悶的不太舒服。


以上是 #情緒細微性 的小測驗。


情緒細微性意指 #分辨不同情緒的能力,如果你偏向答案B,表示你對情緒的覺察、辨識與表達能力更高,這能幫助我們在經驗不舒服時快速判斷「現在我產生了何種感受」,進而以更省力、更合乎現狀的方式度過危機。


最新神經科學研究指出,我們每一種細微的情緒,都能在大腦中找到一個精準位置,其實只需要啟動相應的身心反應,就能讓情緒的耗損最小化(Lisa Barrett,2015)。


而情緒細微性低的人,容易淹沒在情緒洪流中,不知道自己怎麼了,比較常採取壓抑、否認、逃避等策略,進而消耗過多的力氣和情緒對峙。


《#長大以後就會變好嗎》的作者鼓勵大家,經常練習 #找到情緒的名字,精確地認識它們,這是和情緒共處、讓自己身心舒暢最有效的方式。


我很喜歡這本書介紹了十幾個既獵奇又貼切的情緒形容詞,先為大家精選四個我最有感的:


★ 甘え(日語,Amae):意指依賴著他人的舒心感,或「能心安理得地接受他人的愛」。

★ L’appel de vide(法語):意指虛無的召喚。在某一刻,你突然被無法被解釋的思緒控制了大腦,比如,在等待地鐵開来的時候,突然有跳下站台的衝動,但卻不知道這種衝動從何而來。它可能會使你喪失力氣、搖搖欲墜的感覺。

★ Awumbuk(巴布亞新幾内亞):意指「訪客離開之後的落寞」。我們總是厭倦訪客將自己家弄得一團糟,但當他們真的離開,又可能覺得家裡空蕩蕩的。對,就是這種感覺,巴布亞新幾內亞人甚至發明一種排解落寞情緒的方式,當客人離開後,他們會裝一碗水在家裡過夜,吸收令人苦惱的空氣,第二天早起,將那碗水潑到樹叢裡,開始新的一天。

★ Pronoia(英語):這種情緒大概就是被害妄想症的相反詞吧!認為所有人都在計畫讓我快樂,一切都那麼幸運、順利,就像宇宙和我站在同一陣線。


最後,歡迎已經有《活出你的原廠設定》這本書的朋友,打開第100頁,裡頭已為你蒐集了數百種情緒形容詞,幫助大家更輕鬆地練習「情緒命名」這門功夫。


畢竟,「#真正了解情緒的人,#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大人!」
祝福大家,順利長大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#抽書三步驟
1.按讚粉絲頁及此篇貼文
2.留言tag一位好友「@___謝謝你陪我一起長大!」
3.公開分享此篇貼文

🎁10/10(六)晚上7點截止,
9點公告兩位得獎昕粉名單~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📣#活出你的原廠設定》全台熱讀中:
博客來|https://reurl.cc/4gkbqR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人們常問:「如何能活出真正的自己?」 我們都想改變、變得更好, 但卻?
View all posts